作者: 来源: 发表时间: 2025-06-25 19:39
今天下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5年菏泽市“民生实事”主题系列(卫生健康领域专场)新闻发布会,重点通报我市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山东省立医院菏泽医院)的工作推进情况。
敬请关注。
新闻发布会开始
主持人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减少患者跨区域就医、减轻患者负担的重要民生举措。我市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启动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和各方共同努力下,诊疗科研能力、运营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为方便大家更好了解相关情况,我们召开本次新闻发布会,非常高兴邀请到了: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冯峰先生,山东省立医院菏泽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叶永强先生,山东省立医院菏泽医院党委副书记王强先生,山东省立医院菏泽医院副院长王守玺先生,市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科科长马继芳先生,共同向大家介绍菏泽市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工作推进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关心的问题。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省驻菏新闻机构、市各媒体和新闻网站的记者朋友。
主持人
冯峰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我谨代表市卫生健康委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菏泽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坚持以建设高水平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引领,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绩效考核指标优化,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和医护质量,全力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工作进展情况。
一、聚焦项目推进,蓄势能、促发展
一是稳步推进建设工程。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方式推进,一期项目(门诊综合楼)于2024年5月起投入使用,开放门急诊、医技、住院和行政职能功能区。二期项目(病房综合楼)于2024年8月启动,建筑面积12.2万㎡,预计2027年8月竣工。二是持续优化管理机制。明确以建设高水平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引领的“一二三四五”发展战略,制定并实施《学科带头人引领下的双主任制管理办法》《关于落实十大功能定位的实施方案》等11项推动同质化发展、强化专家管理及学科建设管理制度。三是不断强化人才储备。出台人才招引实施办法、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等系列人才招引培育政策,引进硕士研究生及以上人员238人(含博士1人、高级专家8人);获批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与山东大学博士后流动站联合培养博士后2名;新增省级及以上学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5名。
二、聚焦精细化管理,求创新、务实效
一是在同质化管理上抓迈进。细化医院党政班子分工,规范医院章程及议事程序,施行“双主任”工作制,任命省立医院9名常驻专家担任临床科室行政主任,聘请10名省立医院科主任担任学科带头人,持续推进一体化管理、同质化发展。二是在精准运营管理上找变量。建立符合医院发展现况的运营管理体系,深化专科运营分析的细致度和阶段总结的实效性,加大力度培养临床科室的专职运营助理,持续推进医院运营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三是在目标责任制考核上要实效。2024年以来,菏泽医院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为目标,推行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坚持共性指标与业务指标考核、院级考核与科级考核相结合,实现临床、医技和行政管理科室全覆盖,有效提高了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四是在职称评聘改革上增活力。深化“双自主”改革,建立职称晋升评聘体系,实施定编定岗、竞聘上岗、聘期考核评价,加快推进人才强院、科技兴院战略,从引育评聘考多角度激发人才干事创业活力。
三、聚焦内涵深化,强根基、筑高地
一是推动专家派驻提质增效。通过常驻与定期相结合、临床与管理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专家支持模式,实施人才输出平移;新建泰山学者工作站、名医工作室等11个,除常驻专家进驻菏泽医院工作外,来菏定期专家2459人次(238人),切实提高专家资源可及性。二是推动技术平移发挥实效。先后派出耳鼻喉、超声科及专科护理等46名业务骨干赴省立医院专项进修提升,有序引入了22项新技术新项目;省立医院专家来菏开展门诊诊疗、手术、带教、质控、学科建设指导等,通过技术输出带动MDT、临床教学和质控管理等内涵提升。三是推动学科建设取得成效。菏泽医院围绕“学科强院”,从制度建设、能力提升、学科优化三个层面系统发力,CMI值、DRG总量、四级手术和微创手术人次稳步增长,血液内科、临床护理、妇产科手术学、重症医学科、关节外科、急性缺血性卒中介入再通专科等8个专科/学科,获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四是稳步提升综合服务效能。项目揭牌运营一年多来,菏泽医院以调结构、促转型和提效率为发展措施,抢抓发展机遇,2024年门急诊服务能力提升至169.26万人次,增长13.63%,住院服务能力13.33万人次,增长10.83%,手术服务4.27万人次,增长21.55%。在2024年度山东省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服务绩效分析中,位列全省第15位,较2023年度上升7个位次。
关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工作进展情况,我就简要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
鲁网记者
请问,目前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进展如何?二期工程有哪些关键节点?谢谢。
叶永强
感谢记者的提问,我来回答您的问题。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的重要依托,菏泽医院以正在实施的集门诊、急诊、医技、住院和行政办公等为一体的“改扩新”建设项目,以重症、心脏、妇儿、肿瘤为主,打造门急诊、住院部等功能板块,设33个病区,1500张床位,停车位1500个。项目正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有序推进。
一期门急诊综合楼已于2024年5月投入使用,开放门急诊、医技及700张床位,在改善就医环境,推进优质资源扩容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二期病房综合楼于2024年8月启动,建筑面积12.2万㎡,预计2027年8月竣工。截至目前,二期工程桩、支护桩、止水帷幕等基础工作已全部完成,基坑支护工程将于6月30日前完工。按计划,2025年底二期8层裙楼将封顶,25层主楼完成至8层。此外,老院区提质改造同步推进,供应室、康复中心等改造项目已投入使用,磁共振改造基础建设月底完成,体检中心计划年内完成。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主持人
感谢叶院长的解答,请继续提问。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能否介绍一下,医院在推进同质化管理与人才建设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如何解决高端医疗人才短缺问题?谢谢。
王强
感谢您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在同质化管理方面:一是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双中心”落实功能定位的有关要求,编制《山东省立医院菏泽医院关于落实十大功能定位的实施方案》《山东省立医院菏泽医院关于落实<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的实施细则》《山东省立医院菏泽医院同质化发展方案》,建立《学科带头人引领下的双主任制管理办法》等11项院内管理制度,保障一体化运营。二是推行“双主任制”,任命山东省立医院9名常驻专家担任临床科室行政主任,聘请10名省立医院科主任作为学科带头人,推进管理与技术平移。三是通过常驻与定期相结合、临床与管理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专家支持模式,进行技术平移。除选派常驻专家进驻菏泽医院工作外,2024年选派定期专家1450人次,开展门诊诊疗13125人次,手术2003台次,提供带教、查房、培训等1042余次,通过技术输出带动MDT、临床教学和质控管理等内涵提升。四是选派46名业务骨干赴省立医院专项进修,通过进修学习、专家指导等形式,有序引入了22项新技术新项目。
人才建设方面:注重激发人才引育培养的动力,累计引进研究生及高级专家238人(含博士1人、高级专家8人),获批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名博士后入站。新增省级及以上专业副主任委员15名,1人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经济管理领军人才项目。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主持人
市广播电视台记者
请问,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以来,对提升我市医疗服务能力产生了哪些实际效果?谢谢。
王守玺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项目揭牌运行以来,菏泽医院在全力推进高水平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引领下,积极把握高质量发展机遇,综合服务效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服务能力方面:2024年完成门急诊服务169.26万人次(同比增长13.63%),住院服务13.33万人次(增长10.83%),手术服务4.27万人次(增长21.55%),其中四级手术和微创手术分别增长19.36%、30.26%。2025年1-5月份提供门急诊服务82.71万人次(同比增长21.29%),住院服务6.35万人次(增长16.62%),手术服务1.97万人次(增长15.28%)。
在专科/学科建设方面:血液内科、临床护理、妇产科手术学和重症医学科分别获批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和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急性缺血性卒中介入再通专科和关节外科被评为山东省精品特色专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肥胖人群心房颤动防治)成为山东省公共卫生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在监测评价方面:全国公立医院绩效监测连续两年位列A档,稳居全国前20%;在2024年度山东省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服务绩效分析中,菏泽医院位列全省第15位,较2023年度上升7个位次。医院荣膺“全国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优秀项目单位”称号;心脏大血管外科荣获“2025年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
菏泽日报记者
能否介绍一下,山东省立医院菏泽医院在学科建设上有哪些长远规划?谢谢。
叶永强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菏泽医院充分谋划医院建设发展方向,以补齐短板,平移技术,提升同质化管理水平,推动重点专科能力水平提升,聚焦高质量发展和区域辐射能力作为阶段性任务。争取通过10年的努力,完成神经中心、心脏中心和危重症中心等9大诊疗中心建设,实现各项业务指标良性增长,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进入A+等级,5个以上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25个以上省级以上临床重点专科(特色专科),目前已经获批8个。把山东省立医院菏泽医院打造成区域内具有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的优质医疗服务高地、医学科研高地和人才培养高地,从而有效缓解我市医疗资源不足与广大群众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有效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
学科科研工作围绕“补短板、提同质化”展开,推动建立健全学术科研管理制度,完善学术委员会职能,修订重点学科建设制度,出台科研奖励措施(涵盖项目转化、专利、论文等)。设立“青年科技人才管理办法”,支持科研创新。新获批省医药卫生科技项目5项、横向科研项目5项。
2025年推选肝胆外科、骨外科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11个专科和6个学科作为2025年重点培育对象,制定针对性培育措施。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主持人
大众网记者
请问,今后我市将如何深化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谢谢。
马继芳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在2024年12月召开的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中指出,要落实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功能定位,明确指出了十大功能定位,医院根据上级要求编制完成了《山东省立医院菏泽医院关于落实十大功能定位的实施方案》《山东省立医院菏泽医院关于落实<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的实施细则》。
菏泽医院将继续以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依托山东省立医院在人才、技术、品牌、学科、管理等方面的输出,按照“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强化综合服务能力建设、补齐专科短板资源、推动关键领域技术提升、优化区域医疗资源布局”建设思路,建立健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的运行机制,优化项目支撑条件,着力打造鲁苏豫皖交界地区具有显著引领作用和辐射带动效应的优质医疗服务、医学科研及人才培养高地。
计划通过5—8年时间,建成区域内群众危重症转诊会诊中心、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中心、帮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持中心、医务人员进修培训首选中心、深化医改任务的改革中心、开展一二三级预防的防治结合中心、中西医并重的融合中心、以健康需求和应用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中心、维护公益性和遵纪守法的示范中心和承担指令性任务的执行中心,全面落实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十项核心功能定位。全力推动菏泽医院服务质量实现显著提升,促进人才队伍的同质化培养,持续强化核心竞争优势,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综合管理水平稳步提高,区域带动和辐射作用显著增强,群众跨区域就医需求大幅降低,逐步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主持人
今天的记者提问就到这里。感谢各位发布人对有关情况的介绍和对记者提问的解答,也谢谢记者朋友们的积极参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加快推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群众身边延伸,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便捷。希望媒体朋友们对本场新闻发布会的内容进行充分准确地报道,让社会各界更全面清晰地了解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情况,享受到更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图片摄影:孟欣)